`

别人的标准

阅读更多

说出来自己都有些不信,在ThoughtWorks工作的这段时间里,除了开发,我做得最多的事居然是招聘:电话面试、Code Review、Office Interview。所以,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人。

我参与的招聘主要是面向有工作经验的人,所以,许多应聘者都是有多年的开发经验,在国内的情况下,不少人便拥有了“架构师”、“开发经理”之类的头衔。也正是“高人一等“的头衔,让他们拥有了很强的自信心。自信是一件好事情,不过,自信需要建立在一个正确的标准之上的,但是,标准通常是别人制定的。

最近面试的感受让我想起一个从前的同事。他的自我感觉非常好,但别人对他的评价却非常差。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做得很不错了,但是别人对他却是怨声载道。问题出在哪呢?就在于不同的评价标准。以他自己的标准来看,他认为自己做得很不错,该做的工作都做出来了,但别人不这么看,从代码质量上来说,他的代码除了能运行外一无是处,工作上进展缓慢,态度上极其懈怠,没人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……不过,这位兄弟浑然不知,依旧特立独行。

当然,这个同事的例子有些极端,我所接触到的应聘者在个人能力上都要强出他许多,在原来的公司得到的评价也很不错。但是,同我那位同事的“事迹”有着些许类似之处。这些顶着不错头衔的应聘者想来在自己的公司都做得不错,但是,那是那种“不错“是建立在他们的标准之上,而不是我们的,作为招聘方的我们自然要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。所以,拿到他们认为写得不错的代码,往往会被我们找出许多问题;他们谈到自己对技术很有兴趣时,我们却认为他的表现不足以支撑他的表达。真的是我们吹毛求疵吗?我不这么认为。我们有自己的选择标准,不过,我认为这些标准只是建立在一些软件行业的共识之上的。有一个例子,一个工作时间并不长应聘者我们给了他不错的评价,包括他的代码和他的表现,而他在原来的公司只是一个普通的开发人员,我们就此问题聊过,原来他的知识除了自己的实践,更多是来自于书籍和网络。我想我是另外一个例子,因为我得到知识的方式和他是类似的。由此可见,这些东西并不是秘笈,只是一个程序员应该具备的。

和一个应聘者聊天时,我们问他,他做的各种设计上的决策是否要和周围的人共同讨论,得到的答案出乎我们的意料,他周围的人大多是刚毕业不久的新手,所以,很难给他什么帮助。或许,这就是这些应聘者很容易脱颖而出的一个原因了。周围的人在这个领域并不是很有经验,或着,对编程并不是那么感兴趣,只是工作而已,或者,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上,至于编程,能完成功能即可。只要有心,在这种环境下超出平均水平还是很容易的。自负一些的说,这种情况,我在东软的时候也遇到过,我参加工作不长时间,能在编程方面上给我指导的人就很少了。但是,因为经常和Darwin、founder_chen等人交流,所以,我的眼光从来就没有局限在公司或部门的范围之内。

和这些应聘者聊天,我们都会问一些类似的问题,他们会上哪些网站,会与哪些人交流。我们得到的结果往往是这些人会上一些技术网站,却几乎很少与人交流。所以,我们不难发现出现这种标准不一致的原因。因为交流不足的原因,他们心目中的标准和更多人的标准之间存在某些不一致。在一个公司,在一个部门,做到“不错“相对容易,但是,这样局部的最优并不是真正的最优。一个和我结对编程的应聘者曾对我说过,他认为自己的代码耦合度已经很低了,只不过,我认为耦合度应该更低而已。

眼界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到达的最高高度,尽管可能穷尽一生也无法到达,但至少不会让人固步自封。只满足于在局部最优,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进步。不过,既然能够做到局部最优,通常意味着这个人的个人能力不错,所以,如果能够换一种思路,打开自己的思维,更包容的接纳别人的好东西,相信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。
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